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
产假综合天数=正常产假天数+奖励产假+生育情形产假,这就是产假计算方式,下面是一些说明 1、正常产假天数为98天(顺产,其中15天为产前休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要放假,如果用人单位不放假,需要支付加班费用,周六日是双倍工资,法定假期是三倍工资,发生纠纷可以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1、事业单位年休假计算方法是: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新入职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年后,在计算其首次应享受带薪年休假时应当进行折算,即(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2、《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国家规定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的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八条,工作人员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收入的计算办法是:本人全年工资收入除以全年计薪天数(261天)。 3、机关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年终一次性奖金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全年工资收入,为本人全年应发的基本工资、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之和。其中,国家规定的津贴补贴不含根据住房、用车等制度改革向工作人员直接发放的货币补贴。
公式一、符合休假资格的新入职员工当年度年休假=(当年度剩余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 公式二、离职时年休假=(当年度已过日历天数÷365)×全年应享受天数-当年度已休天数 公式三、年假计算公式是未安排法定年休假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费的月均工资÷21.75x200%x应休天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64人已浏览
3,519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5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