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995年《劳动法》实施以来,原来的“临时工”的概念一般不复存在,因此应将该“临时工”理解为单位的聘用人员。 1996年《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
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残次品只要不是主观故意的就不用全价赔偿,但是按照相关规定是要进行一定赔偿的,按照《劳动法》规定的最高赔偿额是该产品的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主张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员工损坏公司物品的赔偿比例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相关规定如下:1、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2、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损坏,修理即可。一般情况下不存在折旧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人已浏览
39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3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