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债权转让诉讼时效中断的相关情况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债务承担情形下,构成原债务人对债务承...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债权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是指侵犯民事权利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时效期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债权转让是债权人主张债务人权利的一种方式,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计算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 1.提起诉讼或仲裁。 2.权利人主张权利。 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4.提起诉讼或仲裁。当前对于普通的诉讼时效,《民法总则》中已经调整为了3年,但若是最长诉讼时效,那么还是20年。当然,如果一些法律法规中对诉讼时效有特殊规定的话,那么也是可以适用特殊规定的。而诉讼时效开始时候可能出现中断或者中止的情况,因而实际诉讼时效可能远远不止3年。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辟谣】 请求支付抚养费不适用诉讼时效? 真相:是的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一)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二)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三)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四)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所以,请求支付抚养费不适用诉讼时效。 【提醒】 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2人已浏览
309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8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