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的情况如下:1、劳动者因用人单位违法行为辞职的;2、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经劳动者同意的;3、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员工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年底将至,一些用工企业正在进行与职工续签、解除劳动合同工作。 解除劳动合同分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两种,故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包括两大类,共计21种: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9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种情形: 1.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一、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赔偿金的只有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这一种情形。具体法条都在以下三条当中。第四十八条【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八十七条【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二、如果你的合同已经到期,是单位没有跟你续签劳动合同,那不是赔偿的问题,而是经济补偿的问题。经济补偿的相关规定在前面47条当中,你仔细看一下就可以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102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