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青岛工伤职工鉴定为六级伤残的,享有以下待遇:1、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规定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由工伤保险基金按照青岛市规定的标准支...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10级伤残的鉴定标准是: 1、划分依据: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鉴定资料: 1、《青岛市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2、《工伤认定书》; 3、相关病历及检查结果; 4、《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认通知书》; 5、个人申请书面材料(个人申请); 6、《青岛市职业病诊断证明》(职业病鉴定)。 工伤鉴定流程:用人单位/工伤职员及近亲属向相关机构提出工伤鉴定申请。经过专家组鉴定后,得出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对工伤鉴定结论不符怎么办? 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向山东省提出再次鉴定的,出具《青岛市劳动能力鉴定送达回证》。 工伤鉴定常见问题回答 一、工伤等级与伤残等级有什么区别?认定为工伤的人员是否都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回答】:没有区别,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的级别,就是工伤等级,也是伤残等级。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伤情稳定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42条第2款规定,工伤职工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将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二、上班时候,遭遇工伤,导致左眉弓处软组织挫裂伤,缝合10针,已被认定为工伤,是否可以申请工伤鉴定,如何申请? 【回答】:在工伤停工留薪期结束后,您可携带工伤认定决定书、停工留薪期确认通知书、治疗工伤部位病历原件及复印件等相关资料到单位投保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鉴定。 三、已经做了工伤鉴定,但是不知道多久有结果? 【回答】:劳动能力鉴定受理后,社保机构会发放一张《劳动能力鉴定通知书》,上面明确告诉了结论领取的具体时间和方式。
根据青岛市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据此按照工伤保险条例(31条、33条、34条、35条)的相关规定相关待遇标准给你解决。包括:1、住院伙食补助费。2、停工留薪工资。3、生活护理费(根据情况)。4、一次性伤残补助金。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工伤人员因工致残被鉴定为6级的,享受以下待遇: (1)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16个月的工伤人员负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以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300%确定,下同。按上述规定计发的标准低于3896元乘以与伤残等级相应的原月份数(六级14个月)之积的,差额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补足。 (2)保留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为本人负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继续按照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本市职工最低月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3)工伤人员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标准为15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4)工伤人员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为15个月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对于经工伤人员本人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且解除劳动关系时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不足年限每减少一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递减20%,但属于《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除外。 因工伤人员退休或者死亡使劳动关系终止的,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待遇。 工伤人员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后,工伤保险关系终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88人已浏览
309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