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对于需要限制已入境的外国人或限制中国公民出境的案件,必须严格依法尽快办理,从严掌握。 2、在限制外国人或中国公民出境的审批权限的设置上,...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所谓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控制户口是户籍管理部门对所在地户籍管理一种说法,大意是指实现户籍地人口数量与流动的动态控制,使人口与当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向适应吧。户口冻结就不能让外地人入户了。
偷越国(边境)境罪的既遂标准:一般判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组织、接受恐怖活动培训或者实施恐怖活动,偷越国(边境)境的,处一年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偷越国(边境)境罪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出入境(边境)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境,情节严重。
(一)本罪与叛逃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仅包括在国家机关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还包括国家机关内的非从事公务的人员。 2、犯罪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偷越国(边)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会给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造成破坏,而仍然希望这一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而叛逃罪直接故意的内容是,行为人明知自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应叛逃,而仍然故意为之。 3、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的行为;叛逃罪在客观方而则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处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4、犯罪客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叛逃罪侵犯的客体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二)偷越国(边)境罪与军人叛逃罪的界限 1、犯罪主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无论中国公民、外国人还是无国籍人均可成为偷越国(边)境罪的犯罪主体;而军人叛逃罪的犯罪主体则只能是现役军人。 2、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偷越国(边)境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军人叛逃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3、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偷越国(边)境罪侵犯的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都是国家对国(边)境的正常管理秩序;而军人叛逃罪侵犯的同类客体是我国的军事利益,直接客体是国家的国防安全和军人永不叛国的职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64人已浏览
743人已浏览
5,596人已浏览
4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