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借钱时满足以下条件,则触犯刑法,属于诈骗: 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
向法院起诉起诉要账的证据1,身份证明 2、证明债务存在的证明(合同、收据、借据、欠据、协议、信件、电报等) 3、债务人偿还欠款及利息的证据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恶意竞标的行为触犯了《刑法》,根据《刑法》的规定,触犯串通投标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串通投标罪指投标者相互串通投标报价,损害招标人或者其他投标人利益,或者投标者与招标者串通投标,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行为。
如果在情节上属于恶意透支行为的需要负刑事责任的。根据《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恶意透支”。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介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规定,“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的犯罪行为。这次“两高”司法解释对“恶意透支”构成犯罪的条件作了明确的规定:第一,这次司法解释明确了“恶意透支”的数额,“恶意透支”的数额是指拒不归还和尚未归还的款项,不包括滞纳金、复利等发卡银行收取的费用。第二,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法院未判决或者公安机关未立案之前,偿还了这些透支款息的,从轻处理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既依法追究那些“恶意透支”的诈骗行为,同时又发挥法律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尽可能地缩小刑事打击面。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借钱时满足以下条件,则触犯刑法,属于诈骗: 1、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47人已浏览
751人已浏览
369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