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庭前调解与开庭调解的区别:如果案情比较简单,而且双方矛盾较小则使用庭前调解。开庭调解则是必须的程序,是双方当事人经过开庭审理后,都有和意且案...
1、庭前调解指在开庭审理之前对当事人之间进行的调解;开庭则是人民法院对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进行审理的活动。 2、《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先进行调解,但不能久调不决。如果在调解中发现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法律根据。法律根据:《婚姻法》第3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进行调解”。 据此,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即使起诉前已经婚姻登记机关、街道组织调解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仍应进行调解。 调解内容。在进行调解时,审判人员必须根据查明的事实,依法对双方进行说服教育工作,宣传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对有过错的一方进行批评,对无过错的一方进行疏导。 调解开始后,应首先做好调和工作。感情尚未破裂,但双方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及时判决不准离婚; 双方感情确己破裂,没有和好可能的,则应做好调解离婚的工作,当事人不能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及时判决准予离婚。 自愿合法原则。调解是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并不是指当事人非接受调解不可。对离婚当事人进行调解,也必须坚持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一方面,必须双方当事人自愿接受调解,而不能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 另一方面,所达成的协议内容必须是经说服教育并由当事人民主协商的结果。 调解多长时间。其次是要调节多长时间呢?离婚案件一般是适用简易程序,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会审结,适用普通程序的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会审结。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只参与民事开庭吗(人命案)】不一定。如涉密例外。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也就是被害人或者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依照《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相关规定,除非例外;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就附带民事部分的事实向被告人发问;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参加公开庭审活动。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就公诉人讯问的犯罪事实补充发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第一百九十八条在审判长主持下,公诉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讯问被告人。经审判长准许
按代理协议约定金额支付,不因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而产生律师退费情况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685人已浏览
2,590人已浏览
3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