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
离婚仅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一、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户口本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符合晚婚年龄的,根据当地《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可享受晚婚假10-30天不等,此天数包含三天法定婚假。
第二次婚姻仍然有婚假。无论是第一次婚姻还是第二次婚姻,你都可以享受婚假。再婚人员的法律地位与初婚人员相同。再婚职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与初婚职工相同的婚假待遇。 根据《民法典》第四条的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根据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的规定,男女双方应当完全自愿结婚,禁止任何一方强迫对方,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根据第一千零四十九条的规定,要求婚姻的男女应当亲自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婚姻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应当登记并发给结婚证。完成婚姻登记,即建立婚姻关系。未办理婚姻登记的,应当重新登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582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