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将罪名“偷税罪”改为“逃税罪”,不再使用“偷税”一词,所以“偷税罪”与“逃税罪”为同一罪责。逃税罪与漏税罪的区别有:...
节税,也就是税务筹划,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纳税人在法律允许或不违反税法的前提下,所取得的收益应属合法收益。避税是纳税人利用税法的漏洞、特例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性质不同1、节税性质:节税活动符合法律意识,符合税法的意图,不仅不影响税法的地位,还加强了税法的地位。2、逃税性质:逃税是以非法手段达到逃税义务的目的,因此在相当大程度上与逃税一样危害国家税法,直接结果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间接结果是税收制度不公平和社会腐败。二.适用对象不同1、节税的适用对象:所有的纳税人。2、逃税的适用对象:外商投资、独资、合作等企业、个人。
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实情况,欺骗税务机关的行为。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偷税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伪造(设立虚假的账薄、记账凭证)、变造(对账簿、记账凭证进行挖补、涂改等)、隐匿和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二是在账簿上多列支出(以冲抵或减少实际收入)或者不列、少列收入;三是不按照规定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仍然拒不申报;四是进行虚假的申报,即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制造虚假情况,比如不如实填写或者提供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及其他的纳税资料等。逃税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税款的行为。这种行为有以下特征:纳税人必须有欠缴税款的事实,即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没有按时缴纳税款。同时,纳税人有转移、隐匿财产的行为,并且这一行为产生了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税款的后果。这种行为与偷税不同。偷税是纳税人采取隐匿事实、伪造账目,隐瞒应该缴纳税款的数额;逃税是纳税人承认应纳税额,但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的手段,隐瞒缴纳税款的能力。
是为确保合同的履行而自愿约定的一种担保形式。商品房交易中,买家履行合同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若买家不履行合同,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开发商不履行合同的,应双倍返还定金。我国《》还规定:定金应以书面形式约定,不得超过主合同金额的20%。当事人一旦以书面形式对定金作了约定并实际支付了定金,即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定金作为合同履行的一种担保,《民法典》中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若主,定金条款无效。并非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实际上它是具有预付款的性质,是当事人的一种支付手段,并不具备担保性质。商品房交易中,如果买家不履行合同义务,并不表示他丧失了请求返还订金的权利;反之,若开发商不履行义务亦不须双倍返还订金,但这并不意味着合同违约方无须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1人已浏览
1,901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5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