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纠纷协议没有规定时间,医患双方协商达成协议,没有具体第三人参与。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达成调解协议。争议进入诉讼程序后,人民法院可以主持双方调...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医疗纠纷发生时,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双方自愿协商;(二)申请人民调解;(三)申请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私人诊所医疗事故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流程解决: 1、首先去有管辖权地法院起诉,需要准备起诉状及其副本和证据材料,证据材料包括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 2、其次材料符合法定条件的,有的法院会当场立案受理,有的法院会在7日内通知是否立案。立案后,要尽快预交诉讼费(诉讼费通常会由败诉一方承担)。需要申请财产保全的,可在立案时或立案后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 3、立案手续递交上去后,等通知就行了,如果立上案了,法院会有短信或者电话通知,告诉原告案件立到谁的手里了。 4、接下来法院要做的就是送达,法院会根据提供的被告联系方式、现住址等信息进行送达。若通过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法院会进行公告送达。所以在被告下落不明时,也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通过公告的形式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和开庭传票。法院会在受理案件5日内将你起诉的诉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可在15日内提出书面答辩,并在5日内将被告答辩状副本送达给原告。送达过程中,有的案子可能调解结案。若不能调解的,会进行开庭审理。 5、法院送达成功后,会安排开庭,这个时候会通知双方开庭时间,到时候按时过来开庭就行。 6、开完庭后那当然是等待判决了,这个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如果对判决不满还是可以上诉的,打官司其实也就是这三大步,立案、开庭、拿到结果。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当发生医疗事故赔偿等民事责任纠纷时,有三种解决方案可供选择: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2、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经历了双方协商的程序。应该说,这也是最经济、最方便的解决方案。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协商不一定能达成共识,甚至可能期拖延。对此,患者应特别注意,因为医疗侵权诉讼的时效和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因此,当谈判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第二条或第三条方式解决。由于患者普遍质疑卫生行政部门的立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医疗侵权引发的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使得一直存在的人民法院受理医疗侵权诉讼,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为前置程序的规定失去了依据,医疗侵权赔偿起诉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因此,今年以来,由于医疗纠纷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比例大幅增加,第三种方式成为解决医疗纠纷的主要途径。
发生医疗纠纷的,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立即向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有关情况如实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4人已浏览
342人已浏览
51人已浏览
3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