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般来说,自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犯罪人自动投案。指犯罪事实或犯罪人尚未被发现,或者已经发现犯罪人但未采取讯问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犯罪人...
关于自首,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来说,自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犯罪人自动投案。指犯罪事实或犯罪人尚未被发现,或者已经发现犯罪人但未采取讯问或强制措施的情况下,犯罪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承认自已实施了犯罪并听候处理的行为。对于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的其它罪行,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的行为。2、自动投案的目的是向司法机关坦白自己的罪行。因此,投案后必须自动直至司法机关对其进行多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后才被迫交代自己的罪行.3、犯罪人必须接受国家的审判。
特别自首成立的条件:1、特别自首的主体必须是采取强制措施的嫌疑犯。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这里的强制措施是指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侯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等措施。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是指已经被人民法院判决,被执行罚的人。只有上述三种人才能构成特别自首的主体。行为人在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期间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犯罪情况,我们认为成立特殊自首。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这有两个内容。一是供述的必须是本人实施,但司法机关还不知道。不知道或者还没有把握的犯罪事实;二是被强制措施的嫌疑犯。被告人和服刑的犯罪者供述的犯罪在犯罪性质和犯罪方面与司法机关掌握的犯罪不同。如果口供是司法机关还没有掌握同类型的罪行,不算自首,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自首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所谓自动投案,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犯罪事实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以前,或者犯罪事实虽被发现,但不知何人所为,或者犯罪事实和犯罪分子均已被发现,但是尚未受到司法机关的传唤或者尚未采取强制措施之前,主动到司法机关或者所在单位、基层组织等投案,愿意接受审查和追诉的。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分子投案以后,对于自己所犯的罪行,不管司法机关是否掌握,都必须如实的彻底的向司法机关供述,不能有任何隐瞒。至于有些细节或者情节,犯罪分子记不清楚或者确实无法说清楚的,不能认为是隐瞒。只要基本的犯罪事实和主要情节说清楚,就应当认为属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如果犯罪分子避重就轻或者供述一部分,还保留一部分,企图蒙混过关,就不能认为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3.必须接受审查和追诉。只有这样才能说明犯罪分子有悔改的诚意。如果犯罪人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后又潜逃,逃避司法机关对其的侦查、审判,就不是真正的自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4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8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