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规定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认定标准如下: 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
1、犯罪主体要件本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企业和自然人。 2、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主观上明知自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起点是多少?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 公司不支付工资 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我提出辞职,公司报复以没有交接名义不支付工资 拖欠劳动报酬 境外劳动报酬缴税问题 劳动报酬争议 劳动报酬的定义 我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在要劳动报酬怎么办 关于劳动报酬的问题 讨要我的劳动报酬
《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一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是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3号)规定,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或者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以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二、逃跑、藏匿的;三、隐匿、销毁或者篡改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与劳动报酬相关的材料的。四、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