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属于经济犯罪,具体来说,要看欺诈金额的多少进行最后的确定,超过3000元的,构成犯罪记录,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最高法等三部门再次明确了处理电信...
不属于。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而经济纠纷是指市场经济主体之间因经济权利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属于。要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如果在欠钱的时候就抱有非法占有、诈骗的目的,那么这样就可以认定为诈骗。如果一开始借钱的时候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则是一种正常的借款行为,若只是在借钱之后才产生不想还钱的想法,则很难认定为诈骗,所以绝对不可以一概而论。
我解释怎样属于经济诈骗 经济欺诈行为的概念 经济欺诈是指以获取不平等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在经济活动中故意以不真实的情况作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他人判断错误,从而达到在发生、变更、消灭一定经济法律关系时获得优于对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的行为。 构成经济欺诈的条件,一是行为人主观上有欺骗对方的故意;二是客观上实施了一定程度的欺骗行为;三是使对方当事人产生错觉签订了合同;四是合同没有履行或没有完全履行,使对方当事人蒙受经济损失。 2、经济欺诈的表现形式 进行经济欺诈的行为人为了获取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的经济利益,总是千方百计地规避法律,在手段上更是花样翻新,比较常见的有: (1)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内部机构越权以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的名义订立合同,导致合同无效,给他人造成损失; (2)采取贿赂方法诱使对方当事人越权代理或超范围经营,或降低质量标准; (3)利用合同条文玩弄文字游戏,有意形成歧义或“笔 误”,埋下对对方不利的隐患; (4)乘人之危,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愿接受不平等条款,或单方变更合同条款; (5)在质量标准上含糊其词,交付的货物比样本质量差,但合同条文上又无法制约; (6)在不具备履约条件的情况下贸然签订超出自己履行能力的合同,生效后也不积极创造条件履约,给对方造成损失; (7)故意与他人签订大大超出他人履行能力的合同,逾期后追究他人违约责任或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并赔偿损 失; (8)隐瞒可能发生的风险,造成对方疏忽,使自己免去赔偿责任。
欠钱不还,有欠条一般不属于诈骗。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诈骗是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如果打借条,借钱时就不打算还钱,同样构成诈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