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自首,谅解书以及未成年都会作为量刑情节,减轻或从轻处罚。犯罪情节一般的,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犯罪情节严重恶劣的,处十...
拘留期限是法律分别规定的公安机关要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总和。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拘留的判决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拘留期限是法律规定的公安机关提交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之和。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拘留多久的判决没有明确的时间规定,留后需要经过逮捕、调查、审查和起诉阶段才能判刑。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刑事拘留一般不超过14天,最长不超过37天。人民检察院移送公安机关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受理后,判决有明确规定。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属于未成年的话,触犯了刑法,应该是可以去争取从轻处罚的,是否可缓刑,可先看看缓刑的适用条件:(一)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二)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以上两条缺一不可。(三)刑法规定,对累犯,不论其刑期长短,一律不能适用缓刑。
一般不会判处实刑,对于未成年犯罪采取从轻处罚的原则。《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罚为辅、教育为主的原则。这两条明确规定了对少年犯量刑的方向。这是基本于未成年人责任能力不完备及其容易接受改造、可塑性强的特点而确立的,它反映了刑罚与罪责相适应的原则及刑罚目的的要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7人已浏览
1,161人已浏览
664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