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农村土地进行征收时,一般补偿会有三个项目。土地补偿、安置补偿、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如果要想这些补偿项目全部都得到,就必须拿到承包合同或者是...
农村土地进行征收时,一般补偿会有三个项目。土地补偿、安置补偿、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如果要想这些补偿项目全部都得到,就必须拿到承包合同或者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农村,前些年农民自己去开垦荒地来种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近年来城镇化的加快使得多地遭遇征地,那么农民自己开荒的土地被征收应该如何补偿?让我们一起来看吧。农村里的四荒地也是集体土地的一种,其所有权是属于村集体的,如果是私自开荒,而没有与村里的发包方签订承包合同的话,如果遭遇征地,征地补偿是归村集体所有,一般来讲个人是领不到补偿的,当然,有的地区考虑到地上的种植物是开荒者自己的经济投入,会给予其适当的地上青苗补偿。其实四荒地是不允许“私自开荒”的,但是在农村里,考虑到乡里乡亲的,面对荒山荒地,村民们自己去开垦来种这种现象,发包方一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开垦了就去种好了,由于这种“默许”,于是大家都误认为“自己开荒的地就是自己的地”,在面对征地却领不到征地补偿时难以接受,那是因为你没有取得这块荒地的承包经营权。虽然对于私自开荒者来讲,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没法领到,但是大家还是可以争取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款的。因此,如果不仅仅是为了找块地种,还考虑到征地补偿的话建议一定要跟村里签订承包合同才行,可以是家庭承包的方式(该方式比较难),也可以是以公开协商、招标拍卖等其他方式承包,以获得该地块的使用权证明。
农村土地进行征收时,一般补偿会有三个项目。土地补偿、安置补偿、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如果要想这些补偿项目全部都得到,就必须拿到承包合同或者是开垦出来的荒地能够得到确权。而要想拿到承包合同或者是确权证书,我们在开垦荒地的时候,就必须要进行申请。申请获得审批后,开垦出来的荒地我们才真正的有承包使用权,只有这样子,在征收的时候才可以得到全部的补偿。所以,农村里面的荒地不是说可以随便开垦的。如果要开垦,一定要进行申请,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行为成为合法行为。也能够保证开垦出来以后自己的权益有保障。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第二百四十三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组织、个人的房屋以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征收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但该“足额”标准并不是市场价值的“全额”补偿,因为农村土地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其真实的市场价值无法有效计算。所谓“足额”是指土地的成本价值,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而农村土地一旦开发为商业用地,其市场价值可能远远高于作为耕地使用时平均年产值的6至10倍。一般来说,如果是在村集体的支持下开垦荒地,荒地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具体补偿多少,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地方上执行也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确定。农民开荒地的开荒形式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农民擅自开荒,第二类是农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之类进行开荒。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按照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在保护耕地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开发未来用的土地,适宜开发为农用地的,应当优先开发成农用地,国家依法保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也就是国家会保护农民在政策范围内开荒的土地权益。虽然在《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民自己开荒的土地也是属于农村集体组织所有,但《民法典》中也明确规定:土地上的附着物是属于农民自己所有;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虽然农民朋友拿不到土地补偿款,但安置补偿、土地附作物以及青苗补偿费还是需要发放给农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8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375人已浏览
2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