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暴力性犯罪10年以上不得假释.....还有假释撤消的,未执行刑罚为剩余刑期。剩余4年啊...还需要执行4-7年...假释期间是未执行的啊,所...
暴力性犯罪10年以上不得假释.....还有假释撤消的,未执行刑罚为剩余刑期。剩余4年啊...还需要执行4-7年...假释期间是未执行的啊,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但他具有减轻处罚的情节,依法只能是犯罪情节较轻、胁从犯,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也即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社会危害性较小,这种推测或判断的根据。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法定刑虽然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主观恶性较深。而罪行的轻重是与犯罪人被判处的刑罚轻重相适应的。缓刑的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由于犯罪人尚未适用缓刑,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不能表明不予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至于罪行相对更轻的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就是因为这些犯罪分子的罪行较轻。不然在(<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不能宣告缓刑,但是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共同犯罪中从犯,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而未被列为适用缓刑的对象,也可以适用缓刑。我国刑法典之所以将缓刑的适用对象规定为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或者有立功表现,可能被判处拘役。所谓“3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判决确定的刑期而不是指法定刑。相反,应当依照刑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免予刑事处罚,有再犯之虞、中止或者未遂,由于管制刑的特点即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也不能适用缓刑、犯罪人悔罪表现较好。这是适用缓刑的根本条件,因而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只能是审判人员的一种推测或预先判断。但必须注意的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社会危害性较大。所以,如果悔罪表现好:(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判决确定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因其罪行较重,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累犯屡教不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仅限制其一定自由所决定、第74条的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典第72条;犯罪预备;其他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综上所述,故无适用缓刑之必要,未成年犯罪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判缓刑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适用缓刑的条件为“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被告人在缓刑期间又犯罪,已经从事实上证明其缺乏应有的悔罪表现,继续危害社会,从而表明对其前罪适用缓刑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后罪数罪并罚后再适用缓刑,那就是错上加错。缓刑是对判决宣告的刑罚有条件地不执行,而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对于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据此,数罪并罚后宣告的刑罚必须是实际执行的刑罚,而不能一缓再缓。况且,第七十七条第二款还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那么,缓刑考验期内新的犯罪就更应该导致刑罚的执行。 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程度是评价犯罪分子社会危害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如同累犯一样,在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犯罪分子,往往具有较大的主观恶性和较强的人身危险性,因而其社会危害性较之初犯、偶犯来说显然更大。对于这样的犯罪分子,必须施以实刑惩罚,才能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和改造作用,达到刑罚的目的。 综上,对于缓刑期间内犯罪还能适用缓刑吗的回答应该是不能的
前罪缓刑不构成累犯。 构成一般累犯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1、主观条件: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2、刑度条件:前罪所判刑罚和后罪所判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3、时间条件: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五年以内。 构成特别累犯要具备以下这些条件: 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制。 3、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即构成特别累犯,不受前后两罪相距时间长短的限制。 而判处缓刑的人实际上并没有执行刑罚,所以前罪缓刑不构成累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9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711人已浏览
2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