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执行期限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
不受理的情况是: 1、申请的材料不全面; 2、超过了2年的受理的实效。除此之外,应当受理。对于第1条,补充好材料即可;对于第2条,需要有证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遗嘱执行人的职责如下: 1、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 2、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 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灭失; 4、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 5、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 6、实施与管理遗产有关的其他必要行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条规定,遗产管理人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继承人、受遗赠人、债权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执行厅收到立案受理的案件后,依法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逾期不履行的,则强制执行。执行局代表执行法院,可以向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情况,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
是否法院院长批准了延长执行,确有必要的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07条:“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看是否有中止执行的裁定,应当督促下级法院限期执行,及时作出有关裁定等法律文书,或采取相应措施。对下级法院长期未能执结的案件,询问执行缓慢的原因,向上级法院反映。2;但有本院院长批准的,你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2的规定,尽量和执行员协商解决(现在执行很难:“上级法院发现下级法院的执行案件(包括受委托执行的案件)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执行结案的,应当作出裁定,执行员的压力也很大、决定、通知而不制作的,或应当依法实施具体执行行为而不实施的,尽量沟通吧)。(2)你己也尽量查找并向执行员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的准确情况,还可以延长。(3)如果法院无故拖延执行,上级法院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与下级法院共同执行,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确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也就是说:如果执行中没有需要中止执行的情况,争取早日拿到执行款,法院应当在6个月内执行终结、执行局迟迟不执行解决办法:(1)多和执行员沟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人已浏览
20人已浏览
28人已浏览
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