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规定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加者年满16岁...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国家保障全体农民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政府的重要社会政策。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是非城镇户口,国家不得提供商品粮的农村人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保险待遇的主要内容为: (一)工伤医疗待遇。 1、医疗期。按轻伤、重伤的不同情况确定为1至24个月,严重工伤或职业病需延长医疗期的,最长不超过36个月。 2、医疗费用。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全部报销。 3、伙食补助费。住院治疗的,按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2/3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4、工伤津贴。医疗期内停发工资,改为按月发给工伤津贴。工伤津贴标准相当于工伤职工受伤前12个月内平均月工资收入。医疗期满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工伤残疾待遇。 1、评残为1至4级的,应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与企业的劳动关系,享受伤残抚恤金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定期伤残抚恤金。需要护理的,按月发给护理费。易地安家的,发给安家补助费。必须安装假肢等辅助工具的,按规定的标准报销费用。 2、评残为5至10级的,原则上安排适当工作,并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评残为5至6级、难以安排工作的,按月发给伤残抚恤金。因伤残造成本人工资降低时,由所在单位发给在职伤残补助金。 (三)因工死亡待遇。因工死亡的,按规定的标准发给丧葬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5章“工伤保险待遇”的规定,工伤保险待遇有以下类型: (一)医疗康复待遇。包括工伤治疗及相关补助待遇,康复性治疗待遇,人工器官、矫形器等辅助器具的安装、配置待遇等等。 (二)停工留薪期待遇。在停工留薪内,工伤职工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三)伤残待遇。工伤职工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伤残就业补助金以及生活护理费等待遇。其中既有一次性待遇,也有长期待遇。 (四)工亡待遇。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教师保险是“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险和住房公积金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基本包括职工基本、新型农村和。本法对职工基本的覆盖范围、基本模式、资金来源、待遇构成、享受条件和调整机制等作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并规定了病残津贴和遗属抚恤制度。对新型的主要制度作出规范。此外,本法还规定国家建立和完善社会,同时授权省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并实施,为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养老保障体系奠定了法律基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7人已浏览
348人已浏览
1,156人已浏览
5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