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是,劳动关系终止...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为一年,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当事人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等原因导致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仲裁时效,劳动法规定的是60日。劳动者或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仲裁委提出。时效起算是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当事人向仲裁委申请仲裁,须遵守这一时效规定。超过时效规定,当事人就丧失了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的权利,同时也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的权利,所以当事人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及时行使仲裁请求权。争议发生之日,是指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也就是说,争议发生之日并不是非得以双方当事人产生正面冲突为标志,而是从当事人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时,在法律上就被认为是产生争议之日,此时也就是仲裁时效的起算之日。在本案中,时效应从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之日起算。当时你虽并不知道自己有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但从法律要求的角度来说,推定你应知道。所以不能以你知道的时候开始起算。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仲裁申请的期限限制为一年。劳动报酬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期限限制,但从劳动关系解除之日起你须在一年内提起仲裁申请。至于你已经过了仲裁申请期限,但不妨碍你提起仲裁申请,如果对方没有就仲裁期限提出抗辩,仲裁委员会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支持。但如果对方就此提出抗辩,则你的仲裁请求不会得到支持。
劳动合同仲裁时效: 2008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将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从原有的60天增加到1年。而涉及劳动报酬的争议在终止劳动合同后仍然可以向仲裁部门提出申请,但是需要提醒劳动者的是,一定要注意时效问题,要在终止合同之日起一年之内提出,否则,超出一年的时效,劳动仲裁部门将不再受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05人已浏览
206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