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
1、企业与员工签保密协议合法。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很多人都问薪资保密协议重要吗?公司实习薪资保密,同时签署保密协议。我觉得高层的薪资保密无可厚非。但至于其他员工,部分骨干亦可保密,除此之外员工的薪资保密只是人资掩盖其不合理、不公平薪资制度的借口,由此带来的副作用更大。相对于保密,个人觉得公司、HR更应该从建设合理、公平的薪资制度出发,而不是通过薪资保密来掩盖一些问题。
对于如何签工资保密协议,一般单位管人事的人员要对员工的工资薪酬情况进行保密,非因履行工作职责之需要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按单位的格式条款填写。
一.保密协议的保密对象商业秘密当然是保密协议的保密对象,但保密协议中约定的对象应不限于商业秘密。我国对商业秘密规定比较严格,要求商业秘密必须具有秘密性、价值性及管理性。企业中除了商业秘密外尚有一般的保密信息,如企业与第三方进行交易而承担保密义务的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不构成商业秘密,但企业负有保密义务,作为员工应对上述秘密信息承担保密义务。如果保密协议的保密对象仅为商业秘密,那么,企业员工泄露一般保密信息,企业将很难追究其责任,因此,保密协议的保密对象应为商业秘密与一般保密信息。二.保密协议的保密期限关于保密期限许多企业认为员工在任职期间对企业有保密义务,而员工离职之后,便不再负有保密义务,实际上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离职后,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都负有保密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员工在离职之后,若擅自公开或使用,则构成侵权,严重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离职之后,员工一般不负有保密义务。很多企业通常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这样的约定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即可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了,这样的约定是不可取的。因此,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1人已浏览
429人已浏览
483人已浏览
4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