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采用被告举证责任分配的原则。被告作证,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未提供或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无相应证据。行政...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尽管在行政诉讼中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但并不等于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原告在行政诉讼中承担的举证责任: 1、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 2、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 3、原告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而造成损失的事实。 二、被告需要为下面的事项承担举证责任: 1、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有关的事实,是指被告作出行政行为的全部过程中的所有事实,这事被告应承担的根本的举证责任,并且是举证的说服责任。 2、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有关事实。 3、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理性有关的事实。 4、行政赔偿诉讼中有关被告不予赔偿或减少赔偿数额方面的事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相关规定,在行政诉讼中,由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时所依据的证据和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否则就要承担败诉的后果。那这是不是说原告在行政诉讼中不需要承担任何的举证责任呢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交答辩状,并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的证据、依据;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的,应当认定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5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