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合同欺诈的欺诈人需要负下列责任: 一、返还对方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如果对方要求赔偿的还应当赔偿对方损失。 二、对个人实施欺诈行为的,需要给予治...
合同欺诈属于违法。欺诈行为违反了《民法典》,对于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的一年内,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欺诈方有权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撤销之后合同就是自始无效的。
(1)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条款。 (2)建立健全必要的合同管理制度。根据具体情况,从合同签订到履行。 (3)企业应制订一套完善而严密的合同管理制度。 (4)聘请法律顾问,降低经营风险。
(一)在合同签订前要注意对对方合法身份的鉴定和审查。这是防止合同诈骗案件发生的关键和有效方法。要认真审查对方签约人的代表资格和履约能力,了解对方的隶属关系、所有制性质、生产经营方式、业务范围、人员、资金及物资来源、生产能力、技术状况等情况,核准对方提供的相关文件、材料。 涉及数额较大的经济往来或未充分掌握对方情况的,用电话或派人前去对方的上级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机构等查询,确切掌握其资信和经营情况。通过对对方的主体资格、注册资金、经营状况、合同履约能力等方面的调查和认证,确定是否与对方签订合同。这样就可排除因假公司、假证件、假合同、假货源等引起的诈骗。 2/3 (二)加强公司内部管理。要建立健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协调和控制公司的生产、销售、财务、供应等主要职能部门的活动,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免因内部各环节管理的混乱和相互脱节,给诈骗者以可乘之机。 其次,要提高公司人员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对供销人员的法律和业务素质的培养,使其廉洁奉公,以防内外勾结合伙作案。对供销队伍,要定期整顿和考核,对不称职者及时撤换。对因不负责任而使公司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关人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3/3 (三)对合同的主要条款如标的、数量、质量、价金,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违约责任等一定要力求准确、具体、齐全,尽量避免使用含有歧义的词句(如“定金”写成“押金”或“预付金”)和模糊的词句(如“尽早交付”、“争取完成”),以防止对方玩弄文字游戏,利用合同条款中的歧义和疏漏行骗。签订合同时可以请法律顾问或律师严格把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4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71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