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依据我国《法》第143条的规定,股东退股的条件非常严格。一般情况下,股东若不想再持有股份,通过转让股份的方式,比较容易实现。第一百四十三条【...
1、公司股东退股因退股的方式不同,具体操作也不同,以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退股为例。对内转让股权应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对外转让股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股权转让实务操作方式: 股权转让的实施,实践中可依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先履行上述程序性和实体性要件后,与确定的受让人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使受让人成为公司的股东,这种方式双方均无太大风险,但在未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之前,应签订股权转让草案,对股权转让相关事宜进行约定,并约定违约责任即缔约过失责任的承担;另一种方式转让人与受让人先行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而后由转让人在公司中履行程序及实体条件,但这种方式存在不能实现股权转让的目的,以受让人来说风险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受让人要先支付部分转让款,如股权转让不能实现,受让人就要承担追回该笔款项存在的风险,包括诉讼、执行等。
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随意抽回出资。你说的退股是指公司退给股东出资额,还是股东转让出资额(股权)?如果是前者,必须符合《公司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的异议股东有权请求公司回购股份的条件。如果是后者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大股东不同意视为同意购买,不购买视为同意对外转让。如果想通过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达到股东退股的目的,就必须履行《公司法》规定的减资程序,减资必须经过三分之二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转让股份有两种情况:一是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股份转让;二是股东将其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以外的其它投资者,即公司外部的股权转让。公司内部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相对方便。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然后根据公司法变更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和出资证明,变更工商登记,完成股权转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87人已浏览
1,613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