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提出退股后股东怎样操作

2022-03-25
因案情介绍简单,无法准确回答,初步认为你仍具有股东地位,没有退出公司,仍享有股东权利。一、对“退股”的简单介绍你所说的“退股”应是指退出股东地位,在我国,根据《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通过股权转让(俗称转股)(又分为股东间内部转让和股东向股东外的第三人转让股权两种形式)、异议股东股权回购请求权(俗称退股)两种方式退出公司。此外,在公司被依法解散的情形下,公司股东亦可在依法履行相关清算程序后得以分配公司财产,因而股东同样可以获得实际上退出公司的法律效果。以上是有限公司股东主动退出方式。另外,还有股权的强制执行、挤出式合并等被动退出方式。从你介绍的案情上看,被动退出方式及主动方式中的股权回购请求权方式在本案中不适用。那么是否能适用股权转让的方式呢?本案中也不能。因为股权转让方式退出公司是股东的主动行为,并且要履行严格的法定程序及具备股权转让的效力才可以。比如股权转让,需要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修改公司章程、修改股东名册、签发出资证明书、必要情形下的股东会决议、向工商登记部门办理变更登记等,股权外部转让的还要履行向其他股东发通知、行使或者放弃优先购买权程序等。从另一层面讲,新股东地位的确权是要结合上述实际具体分析的,否则不发生股权转让的效力,即使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变更股东变更登记也是无效的。另外,如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还要遵守公司章程的规定。二、你仍具有股东地位,应享有股东股权由前简单分析可知,股东退出是要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及其他要件才能发生股东退出的法律效果,否则是无效的行为,如因此而受到侵害的股东,可行使法律救济程序解决。你虽然在建厂期间提出过退股,但是并没有履行股权转让的程序,未向其他股东发股权转让的通知、未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未参与公司章程的修改、未办理公司内股东名册的变更手续、公司未向新的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因你未转让股权故当然不存在新股东问题)、未向工商登记部门办理股权转让手续,虽然你曾经提出过退股事宜,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并不发生退股的法律效果。所以你不必担心,你没有退出公司,占50%的股东已经答应其他人入股、要求你必须退出也是他的一厢情愿而已,你仍享有完全的股东资格,享有股东的知情权、资产受益权、选择管理者权等等。三、应该怎么办?要具体分析。第一、如果至今仍未办理股东退出的完整手续,你是当然的股东之一,你可向占50%的股东义正言辞地讲明,我咨询律师了,只要我不同意退股,没有履行完备的退股手续,我就还是股东,享有股东权利并尽股东义务。另外,要注意联合占10%的股东,对你有利。第二、如果他背地里召开了股东会、背地里修改了公司章程、背地里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那么他的行为就侵犯了你的股东权。这时他的行为是无效或者可撤销的。在协商改回不可能的情况下,只好向法院起诉维权了。比如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召开股东会、修改公司章程,你就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股东会决议或者确认无效。必要时可行使股东知情权维权。至于他声称的另行成立公司问题,一是现实并没有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能剥夺你在本公司的股东权利,同时也可以依据《公司法》“第六章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中的规定运用法律手段维权。比如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对公司负有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或者其他非法收入,不得侵占公司的财产。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挪用公司资金;(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八)违反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前款规定所得的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并可依据第152条的规定维权。如还有不明之处,欢迎追问或来电。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