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间接故意杀人同样适用刑法规定的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放任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而且直接故意指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伤害,并希望这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三十八条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犯前款罪,造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 1、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2、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
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标准:实施的行为主观上是间接故意还是过于自信的过失。所谓间接故意,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某种危害,放任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结果,但相信可以避免,导致这种结果,从而构成过失犯罪的主观心理态度。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和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2、客观要件 (1)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和不作为都可以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能由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有特定义务的人构成。 (2)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违法的,即违反国家法律。执行死刑和正当防卫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所谓安乐死,还是要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可以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 (3)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责。 3、故意杀人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符合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故意杀人罪主观上必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认定故意杀人罪时,要注意区分故意杀人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关键是找出行为人故意的主观状态。如果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死亡,并希望或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即使没有造成死亡结果,也应定故意杀人罪(未遂)。如果行为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伤害,并希望或放任伤害结果的发生,即使因伤害过重而意外造成死亡,也应定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内容是剥夺他人生命即杀人,杀人行为发生死亡结果的,应当设立故意杀人既遂;没有死亡结果的,应当设立故意杀人未遂、中止或者准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821人已浏览
477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