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由公安机关执行。劳动教育是根据国务院劳动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无需经法院审理定罪,即可对犯罪嫌疑人投入劳动教育场所实施限制...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第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55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日,由罪犯本人提出申请,管教民警签署意见,经看守所所长审核后,报所属公安机关批准。”第57条规定:“对于准许回家的拘役罪犯,看守所应当发给回家证明,并告知应当遵守的相关规定。罪犯回家时间不能集中使用,不得将刑期末期作为回家时间,变相提前释放罪犯。”
在我国,目前承担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犯人的劳改机关有五种: 1、监狱。即实行最严格管理,关押改造不宜从事监外活动的重大刑事犯的劳改场所。 2、劳动改造管教队,简称劳改队。即监管适宜在监外劳动的刑事犯的劳改场所。主要收押被判处有期徒刑而刑期在一年以上不属于监狱收押范围的罪犯。 3、少年犯管教所。即监管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少年罪犯的劳改场所。 4、看守所。看守所主要是羁押未决犯的场所。但它亦可监管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不便送往劳动改造管教队执行的罪犯。故而看守所亦属劳改机关之一。 5、拘役所。即监管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的劳改场所。 二、劳动教养是什么? 1、劳动教养就是劳动、教育和培养,简称劳教。劳动教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前苏联引进,但形成世界上中国独有的制度。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2、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根据1957年8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8次会议批准颁布的《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建立的。对需要收容劳动教养的人,由民政、公安部门,所在机关、团体、企业、学校等单位,或者家长、监护人提出申请,由省(区、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下设的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由司法行政部门的劳动教养管理所收容并进行教育改造。劳动教养管理所凭《劳动教养决定书》和《劳动教养通知书》等法律文书接收劳动教养人员。 劳动教养不是刑法上的处罚,而是一种行政处罚,劳动教养由哪个机关执行。
没收财产的判决,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为防止执行前罪犯或其他人将财产转移等影响判决执行的情况发生,人民法院可以先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被告人财产的措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61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545人已浏览
27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