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刑法将放火犯罪分为两个量刑等级。一是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第二,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人员死伤或者财产...
1、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首要罪名,历来是打击的重点。对于放火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一般来讲比较容易把握,但是各地对于放火罪的加重构成要件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财产损失不是放火罪的构成要求,但会影响量刑。放火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属于行为犯,只要有放火的行为,危害到公共安全的就构成此罪,而不是以造成多大财产损失为犯罪构成要件。当然,放火过程中造成的财产损失,将影响此罪的量刑,其中,造成财产重大损失的,属于放火罪的从重情节。二、放火罪一般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财产重大损失等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具体量刑要看案件的实际情况,以下是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二】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放火罪的损失数额是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其标准的确定应体现罪责刑相适应。放火罪是典型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对于放火罪,我国刑法将其分为两个量刑档次:一是刑法第114条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是刑法第115条第一款规定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除致人重伤、死亡的量刑标准较容易判断以外,对何为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由于司法解释并没有规定明确具体的数额标准,而此标准又是对行为人是否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界定依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虽有法律规定,但因无具体的数额标准,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重罪轻判或轻罪重判的情形出现。 放火罪造成的损失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放火行为的危害性程度,刑法也是将放火行为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作为放火罪定罪量刑的界定依据之一。“重大损失”数额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承担。因此,对“重大损失”数额标准的确定应尽可能的考虑相关因素,谨慎对待,体现刑法罪责刑相一致的原则。我们认为,在数额标准确定的过程中应考虑如下一些因素,例如,我国在打击危害公共安全罪方面的刑事政策;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放火罪定罪量刑方面的审判实践,与放火罪类似犯罪所确定的数额标准以及放火罪本身的条文内容等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重大损失”的数额标准,因此,在理解确定此数额标准时应作充分的考量。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你表弟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假若被认定为故意放火,要承担刑事责任,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才能根据刑法第115条的法定刑处罚。如系过失造成,则你表弟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应由监护人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如你表弟已经满16周岁,则该行为仍然构成犯罪,应负刑事和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5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258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