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合同首尾部各方名称应为全称,并应与其在国家机关登记的名称相一致,做到首尾一致、证照与合同标注一致; (2)合同签章应由具备对外签署合同...
1、关于中介 房屋交易时买方不应只注重房屋本身的价格,还要设定条款就中介的责任和义务约定违约责任。一旦中介、出卖人违约,买方可依据此来维护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了解单位的基本情况,判断是否是合法企业。他们的法定代表人姓名、单位地址和电话号码应该知道,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在线查询工商登记信息来获。同时,他们要求在合同中明确写下这些内容。二、工人应弄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说明工作的内容和地点。三、劳动报酬报酬,避免口头约定。比如标准工资是多少,奖金是否按什么标准发放,这些数据一定要体现在合同中,不要相信老板的口头承诺。4、特别注意试用期。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只约定试用期合同无效。试用期结束后,要求劳动者离开是作弊;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得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除非劳动者不符合招聘条件,否则可以离开。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和时间应明确,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有些单位通过扣除员工一个月的工资来束缚工人,这种行为没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扣除的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6、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条件要明确。有些工人为了赚更多的钱,默认企业要求严重加班,这是违反劳动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资纠纷就是因为这个。7、社会保险协议。有些企业用不办社保可以多领工资的说法,误导劳动者主动放弃社保。八、不签空白合同。空白合同是指企业为了应对检查,拿出空白合同,先让劳动者签字.按手印,走过场,劳动者也不把合同当回事,有些合同甚至没有盖章。一旦发生劳动争议,这种合同无效,劳动者维权成本高。9、一些合同规定了非法内容,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子。因工伤工伤自理,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合同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绝签字。10.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应保管一份。劳动合同是劳动争议发生时,劳资双方可以出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律证明。
签订劳动合同的十大注意事项: 1、签订合同时,劳动者首先要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 2、劳动者要弄清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3、劳动报酬要定清楚,避免口头约定; 4、关于试用期的问题要特别注意; 5、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与支付时间要明确,是现金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 6、劳动者工作时间与工作条件要明确,有的劳动者为多挣钱,默认了企业要求严重超时的加班加点,这是违反劳动法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工资争议案就是因此而起; 7、社会保险约定; 8、不要签空白合同; 9、有些合同约定了不合法的内容,如女职工不得结婚生育、因工负伤的“工伤自理”,要求劳动者签订生死契约等,这些条款在法律上无效,劳动者可以拒签; 10、劳动合同盖章后,劳动者本人和用人单位要各保管一份。
什么是三方协议签订三方协议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签订三方协议要留心细节:一、大学生签三方协议首先要看填写的用人单位名称是否与单位的有效印鉴名称一致,如不一致,协议无效;填写自己的专业名称时,要与学校教务处的专业名称一致,不能简写。二、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度,可以从1―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三、不少单位为了留住学生,以高额违约金约束学生。学生在协商中要力争将违约金降到最低,通常违约金不得超过5000元。四、现行的毕业生就业协议属“格式合同”,但“备注”部分允许三方另行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了防止用人单位承诺一套、做一套,毕业生可将签约前达成的休假、住房、保险等福利待遇在备注栏中说明,如发生纠纷,可以此维护自己合法权利。五、学生在签订协议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等用人单位填写完毕、盖章后再到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签证盖章。切忌自己填写完毕后就直接到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要求盖章。这样带来的后果是,单位在填写时,工资待遇等与过去承诺的大相径庭。学生却因为自己和学校都已经签字盖章,无回天无力。或者逆来顺受,或者就被迫违约赔偿用人单位。知识延伸——签劳动合同要注意的问题:一、要明确职务和岗位,否则,用人单位会利用调职的方式,变相压迫你主动辞职,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打发你。二、要防止用人单位不断用换岗位的方式,反复延长试用期,因为同一个岗位同一个人不能适用两次试用期,而换岗位就没有限制了。三、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最低的工资标准,最好能将年终奖用条款固定下来,作为工资的一部分。由于我国暂时没有对年终奖定性,这个法律空白有可能被用人单位利用,将来成为克扣薪水的一种方式。四、要了解用人单位是否给员工办理社会保险。如果没有社保,等于工资减去很多,还不能享受国家和单位的社保福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862人已浏览
131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1,6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