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朋友圈卖货行为被举报

2025-01-29
卖货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销售额。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时,不得掺杂、掺假,也不能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更不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五十条明确规定,如果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将会受到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金;如果有违法所得,还将被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将被注销营业执照;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14条的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九条 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三章 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九条 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