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陪产假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几乎见于各地的计划生育条例。当然,也有陪产假的地方,也...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 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产假30天,配偶享受产假15天。女职工及其配偶在休假期间,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不得降低工资、解雇或终止劳动或就业合同。 经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同意,女职工可增加假期一至三个月。
男职工陪产假规定:大多数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规定,男职工陪产假一般为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但也有30天的陪产假,比如河南省。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制度因单位而异,奖金福利不变。在一些地区,男性陪产假可以转移到女性的产假上,女性可以代替男性休假。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 (一)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 (二)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 (三)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 (四)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经济效益差,难以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经本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以适当下浮。下浮的比例一般不超过各个档次标准的5%。如情况特殊超过5%的,应报所在区县(自治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81人已浏览
4,701人已浏览
152人已浏览
8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