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借款人违反合同至少可能导致以下不良结果:1、银行强制回收贷款或终止未使用的信用额度2、银行对借款人实施加(罚款)利息处罚3、借款人形成不良信...
借款人违约通常包括以下情况: 1、未按合同履行债务,支付利息; 二、不按贷款合同规定使用贷款; 3、明确拒绝履行合同义务; 4、延迟返还贷款...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支付违约金,是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借款合同约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这是对违约人的违约行为的经济制裁,带有惩罚性。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两种形式。所谓法定违约金,是指违约金的数额、幅度、范围和支付方式等由法律法规加以规定。如《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应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如果由于违约已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超过违约金的,还应当进行赔偿,补偿违约金不足的部分。借款人不按合同规定的用途使用借款的,借款人有权收回部分或者全部贷款,对违约使用部分,按银行规定的利率加收罚息。借款人不按期偿还借款,贷款人有权限期追回贷款,并按银行规定加收罚息。因贷款人的责任未按期提供贷款的,应按违约数额和违约天数,付给借款人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的计算与《借款合同条例》所规定的罚息的计算相同。这里的“罚息”就属于法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是指法律法规未作规定,而是由当事人在合同中加以约定的违约金。无论是法定违约金还是约定违约金,只要当事人一方在客观上有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的违约事实,就应当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当借款人出现违约行为的时候,此时出借人千万不能慌张,可以根据约定或法律中的规定来进行处理。而现实中最好也先对借款人违约的情形有一个了解,这样也好事先采取措施进行应对。要是你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借款人的违约情形有: (一)不按约定接受借款占多数。 (二)不按约定用途使用借款。 (三)没有按约定支付利息。 (四)没有按约定期限偿还贷款。
借款行为认定行为人具有诈骗犯罪需要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借款,数额达到3000元的构成诈骗罪。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93人已浏览
2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