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合同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特定,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 2.内容具有劳动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和相对性; 3.客体单一,即劳动行为...
根据我国的劳动法,劳动合同的特征有如下项目:合法性,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必须合法;协商一致性,也就是说合同必须是双方协商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特定的。必须一方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用人单位或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和个人;另一方是具有劳动权力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劳动者。 2、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存在着管理关系,即劳动者一方必须加入到用人单位一方中去,成为该单位的一名职工,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并依法取得劳动报酬。 3、劳动合同的性质决定了劳动合同的内容以法定为多、为主,以商定为少、为辅,即劳动合同的许多内容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如工资、保险、保护、安全生产等,而当事人之间对合同内容的协商余地较小。
集体合同首先具有一般合同的共同特征,即是平等主体基于平等、自愿协商而订立的规范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除此以外,集体合同还具有其自身特征: (1)集体合同是特定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协议。在集体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是代表职工的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当事人中至少有一方是由多数人组成的团体。特别是职工方。必须由工会或职工代表参加,集体合同才能成立。 (2)集体合同内容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集体合同中,劳动标准是集体合同的核心内容,对个人劳动合同起制约作用: (3)集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均衡。其基本上都是强调用人单位的义务,如为劳动者提供合法的劳动设施和劳动条件? (4)集体合同采取要式合同的形式,需要报送劳动行政部门登记、审查、备案方为有效。 (5)集体合同受到国家宏观调控计划的制约,就效力来说,集体合同效力高于劳动合同,劳动合同规定的职工个人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1)劳动合同的主体由特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构成:劳动合同当事人的一方必须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私人雇主等;另一方是劳动者本人。(2)劳动合同的标的是劳动者的劳动行为:以劳动行为作为劳动合同标的,要求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的指示提供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本身便是劳动合同的目的。(3)劳动合同一般有试用期规定:中国《劳动法》第21条和《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可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4)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者完成再生产的过程:劳动力有自然老化的过程,劳动力有自己再生产的特征。劳动者自身老化的需求和劳动能力再生产的需求都需要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来满足,因此成为劳动合同不可或缺的内容。(5)劳动合同的目的是实现劳动过程,而不是支付劳动成果: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关系,实现劳动过程。(6)劳动合同履行中的属性和非强制性:劳动者实施劳动行为时,必须按照使用者的时间安排,按照使用者的要求完成劳动过程,必须接受使用者的指示。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者的人身不能强制。(7)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的持续性:劳动合同权利义务的持续性源于劳动者劳动力再生产的自然属性。这种持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①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间,即使劳动者没有向使用者提供劳动,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向使用者提供劳动报酬的要求权,使用者有义务支付劳动报酬②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使用者对劳动者负有相应的责任。(8)劳动合同内容的法定性:合同的基本意义在于当事人双方的合,这在劳动合同中也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动合同的内容更具法定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06人已浏览
281人已浏览
179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