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中免责条款只有符合条件时,才具有效力。该免责条款需满足当事人自愿签订、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
对于免责条款的效力,法律视不同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司法实践中对那些明显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免责条款,法律也是禁止的,否则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法订立的免责条款能够免除合同当事人的责任,但是免责条款中,对于造成人身伤害的或者因故意、重大过失导致他人财产损失的,该免责条款内容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合同中免责条款只有符合条件时,才具有效力。该免责条款需满足当事人自愿签订、内容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等条件。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百零六条规定,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免责条款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经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后订立,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并且由当事人说明后,该条款对当事人发生法律效力,当出现免责条款约定的情况,当事人可以被免责。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事先约定的、旨在限制或免除其未来责任的条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3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