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双方协商劳动者因工负伤、致残、致死后,单位或者劳动者应当向当地劳动局申请,在确定属于工伤后,单位和受害人或者受害人家属协商赔偿数额和范围...
(1)关于工伤事故纠纷如何处理认定的时效问题。目前劳动行政部门对受理劳动者工伤申诉没有时效规定。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伤认定及可否享受工伤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事故纠纷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 1、申请调解,发生工伤事故赔偿纠纷,若协商不成可以申请调解; 2、劳动仲裁程序,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3、诉讼,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处理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的步骤如下: 1、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一个月以上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2、工伤认定报告出来后,工伤职工在治疗后出院,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残疾等级鉴定。取得鉴定报告; 3、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协商工伤赔偿,不能达成一致赔偿意见的,工伤职工可以向事故发生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工伤赔偿; 4、双方提供证据,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后,按裁决执行; 5、用人单位不执行裁决书的工伤赔偿的,工伤职工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活动工伤赔偿。
发生工伤事故纠纷,单位未在出事30天内申请的,员工及家属应在出事后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然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的伤残等级请求相应的工伤赔偿。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交通费住住宿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如解除劳动关系的,还有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等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0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381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