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一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民事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一)民事案件中可以延期开庭审理的情况是: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二)刑事案件中可以延期审理的情况是: 1、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2、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 3、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三)除此之外,在刑事诉讼中,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因为公诉人的建议可以延期审理的情况是: 1、发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需要补充侦查或者补充提供证据的; 2、被告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需要补充侦查进行查证的; 3、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虽不需要补充侦查和补充提供证据,但需要补、追加或者变更起诉的; 4、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或者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提出意见的; 5、需要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 6、公诉人出示、宣读开庭前移送人民法院的证据以外的证据,或者补充、变更起诉,需要给予被告人、辩护人必要时间进行辩护准备的; 7、被告人、辩护人向法庭出示公诉人不掌握的与定罪量刑有关的证据,需要调查核实的; 8、公诉人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证明,需要调查核实的。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必须到庭,是指不到庭就无法查明案件事实、核实证据。在审判实践中,必须到庭的当事人,一般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其他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果不到庭就无法查明案情的,也应视为必须到庭的当事人;离婚案件的当事人,除了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当到庭参加诉讼;必须到庭的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其他诉讼参与人等。上述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一般情况下,遇有审判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当事人往往在案件开始审理时就已提出回避申请。但是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开庭审理后才知道的话,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回避申请。遇到这种情况,法院应当立即进行审查,认为申请无理的,应当立即驳回,继续进行审理;如果法院一时难以判断,或者作出回避决定而需要另行组成合议庭的,开庭审理就无法继续进行了,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如果当事人提出了新的证人和证据,或者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勘验、调取新的证据,人民法院准许的,人民法院就需要有一定的时间通知新的证人、调取新的证据、或者重新鉴定、勘验,庭审无法继续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此外,人民法院认为需要重新鉴定、勘验或者补充调查的,也可以决定延期审理。(4)其他应当延期审理的情形。具备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并及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6人已浏览
1,046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6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