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自《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之后开始实行。但是关于子女教育费要从子女满3岁以...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自《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颁布实施后实施。但是,儿童教育费用应当从3岁以后扣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2019年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从3500元提升到了5000元,这意味着月工资在5000元以下的人都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了。 根据新个税法的内容,个税计算方式为:应纳个税=(应发工资-社保费-起征点-专项附加扣除)×相应税率。其中,起征点和专项附加扣除以及税率表都做了调整,将大大降低上班族的纳税额。什么是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呢?简单来说:以下几条即为个税专项附加扣除:(1)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主要包括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3)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5000元/月(60000元/年)扣除;(4)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1000元/月或1200元/月扣除;(5)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2000元/月扣除。那么如果一个用户月工资为20000元,每月每月五险一金费用缴纳共计1500元,其每月需要还房贷,有2位60以上的老人及1个正在上学的孩子,那么该用户需要缴纳个税的金额为20000-1500-2000-1000-1000-5000=4000元=9500元,那么按照以上个税利率表,用户需要缴纳的个税为9500*10%=950元。那么如果按照2018年个税的缴纳标准进行计算则为20000-1500-3500=15000元,个税缴纳费用为15000元*20%=3000元。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指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目的在于使群众应纳税收入在减除基本费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群众税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儿童教育、继续教育、严重疾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减去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工资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动报酬、报酬、特许权使用费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3)营业收入,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4)财产租赁收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元的,减去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去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5)应纳税所得额后的原收入税年度的原收入和合理费用后的应纳税所得额。(4)财产租赁收入,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0元的,减去20%,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捐赠教育、扶贫、扶贫等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金额不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全额税前扣除公益慈善捐赠的,从其规定中扣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22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5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