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384条和第93条规定,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包两括类:一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以国家工作人员论的人员。最高人民法院...
1、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一般为国家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包括:1。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人员。2、在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4、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以上四类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可以单独构成挪用公款罪,具有挪用公款罪主体资格。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在国家机关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被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4人已浏览
429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