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
应当承认劳动仲裁裁决的权威性。但在工伤行政认定行为生效后再申请对劳动关系仲裁的,不利于行政稳定及效率。这涉及行政效率与民事权利保护的权衡,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两者不是一回事,确切的说先有工伤受理通知书,再有工伤认定决定书。人们都需要工作,但工作受工作条件,工作性质和工作者本人的身体素质,心里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某些主客观因素下不免出现劳动者负伤的情况,这时候工伤认定就成了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和手段。由于劳动单位良莠不齐,企业不一定愿意向劳动者支付赔偿,这时候为了取证或确定具体赔偿金额,就必须向专业第三方机构申请工伤鉴定,机构确定做工伤鉴定就会向相关人员发放受理通知书,意思是你这个事我们接了,但是具体结论是啥你们得等,经过专家们的鉴定有了结果,机构就会向申请者或相关单位出具明确的报告,即工伤认定决定书,告诉你明确的鉴定结果,这也就是我说的他们两是一前一后的顺序关系。
可以先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再向当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等级鉴定,具体几级伤残以鉴定结果为准,最后,双方协商不成,可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有工伤保险的,除社会保险部门支付劳动者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伤残鉴定费等等外,用人单位一般需要支付劳动者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护理费、交通费等等费用,没有工伤保险的,全部由用人单位赔偿劳动者,具体赔偿金额需要结合劳动者月工资、工伤休息时间等等确定。
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的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附:《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工伤认定后申请仲裁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5人已浏览
381人已浏览
280人已浏览
8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