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所谓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我国法律规定,构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条件为“未满8周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有以下三种情况:(1)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2)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这些人虽然与近亲属不同,没有必须担任监护人的法律上的义务,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担监护责任的,经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同意,可以担任监护人。(3)如果没有上述监护人,则由社会和国家负责,由所在单位或者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所谓的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不具有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以下几种: 1、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法律意义上是指不能辨认自身行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只有通过诉讼离婚的方式进行。离婚的流程是: 1、首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起诉; 2、法院接到起诉后,在七日内裁定是否受理; 3、法院受理案件,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参加。 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离婚时法院会考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实际情况,在财产方面会更多的照顾生活困难的一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28人已浏览
341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8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