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应当设有固定、合格的文物藏品库房,配备必要的文物存储设备,健全出入库、统计、安全、保养和修复等工作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
考古工作单位应当在考古发掘完成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向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和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提交结项报告,并于提交结项报告之日起三年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文物保护工作坚持专业保护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文物行政部门认定的文物集中地或者有重要文物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设立群众性文物保护小组或者聘用文物保护员,在文物行政部门指导下开展文物保护活动。文物行政部门可以与认定的文物集中地或者有重要文物的乡(镇)人民政府、村(牧)民委员会签订文物保护责任书,明确双方在文物保护中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文物保护活动。
在下列区域内进行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项目选址后,应当报请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一)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规划范围;(二)已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范围;(三)大型基本建设工程项目范围;(四)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核定的可能埋藏文物的区域。依据前款规定进行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古建筑及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修缮、迁移、重建等工程,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报相应文物行政部门批准;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一般文物点进行修缮、迁移、重建等工程,应当报登记的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迁移、重建,应当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依法实行投标和工程监理。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0人已浏览
4,146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3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