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
我国《》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合同效力,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合同如果成立后生效,则会在合同当事人之间产生法律约束力。 合同生效的条件要根据《民法典》第143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规定的条件来确定,主要应具有以下条件: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上述三个条件是民事法律行为能够合法的一般准则,当然也应适用于当事人签订合同这种民事行为。 二、所以,要确定合同的有效性,也应当具备上述三个条件, 我国《民法典》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而且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依照本条规定及合同的具体要求对方履行或承担违约责任。
1、合同中没有约定违约金条款,但是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按照约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2、如果合同中,既无违约金也没有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凭借相关的款项单据,还款记录,书面证据等双方进行协商。 3、如果双方就实际损失金额,不能达成协商一致的,可以收集证据材料向法院起诉,由法院审查后进行判决。二、在计算预期利益损失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预期利益的起算点以合同订立的时间为起算点,订立之前的利益不能纳入。2、损失的最高额是以合同履行的前提下可以预见的期待利益为上限,过高或不可预见的利益不能纳入。 3、预期利益实在订立合同时违约方可以预见的,或是违约方可能造成的损失,需要承担的损失后果。其他的不能强加在预期利益之内。最后,在逾期未履行合同义务的时候,都要承担违约责任的,只是责任的大小有所不同,建议不要想通过规避法律的方式使自己免除责任,避免因为逾期时间过长而承担更加重的违约责任。
合同纠纷发生时可以先提出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再提出请求给付违约金的诉讼吗一件事可以同时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5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