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服劳动仲裁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委所在地基层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应的材料,如起诉状、劳动仲裁裁决书等。 1、劳动争议案件的...
劳动争议,有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是关键,例如工作证或工作牌(最好盖有公章)、工资卡交易记录、工资条、有公司名称的工装、去地税局打印并盖章的个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仲裁后,用人单位不服裁决书结果,可以起诉到法院。法院阶段属于重新审理,双方可以增加新的证据。一般法院会给双方还少10天的举证期。《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可以作为辅证。,证明劳动关系方面的证据按证明效力依次排列如下: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2、工资卡、工资存折、单位盖章确认的工资条或记录、单位盖章的职工花名册;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4、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5、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6、用人单位盖章的考勤记录;7、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1、证据中涉及视听资料的证据种类,如录音证据,除提交录音盘外,还需提交录音书面文字资料,文字资料应根据录音情况如实记载,记载录音资料中当事人的情况、录音时间等基本要素。2、证据包括证人证言的资料,通知证人参加审判时,必须向仲裁庭提交证人出庭作证的书面申请,申请中必须明确记载出庭作证人的基本情况,提交出庭作证的目的,并附上证人的身份证复印件。3、提交仲裁庭的证据均为复印件,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无误,如系部分摘录的复印件需明确说明,开庭时必须准备好原件备查。4、涉及电子类证据,必要时可提交由相关的公证部门出具的公证法律文书或当庭进行操作演示。其工人可以收集和保存证明与公司有劳动关系的证据,以免在发生劳动纠纷时陷入被动局面。以下是证明劳动关系的五种方法:(一)进公司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规定劳动者与使用者权利义务关系的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劳动合同的签订可以在劳动争议过程中有效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因此进公司时劳动者必须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二)在公司规章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可以证明提供劳动的材料原件。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时,按公司印鉴的业务许可委托书、签字的业务合同、贷款申请、信用卡工资证明书、暂时滞留证明书、公司评定员工等级的证明书等,有可能成为确认劳动关系的依据,因此劳动者必须尽量保存这些资料的原件。(三)向有关单位申请法院.部门调查取证。为保护劳动者的诉讼权益,法律赋予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取证的权利。目前,一些社会部门不接受市民个人调查科学调查,如各大商业银行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等。如果用人单位为动者支付社会保险费,或者委托银行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相关文件。社会保险缴费证明书和代理工资协议可视为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有力证据。(四),请在职期间的同事提供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的提供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证人必须能够证明自己与使用者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其次证人与使用者之间不能存在劳动争议。否则,将被视为与事件有利的关系。另外,证人开庭时必须出庭作证,单纯的书面证言一般不会被法院采用。(5)、申请办理服务客户示证件。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保费,工资也是现金发放,而且劳动者也没有保留有效证据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尝试让服务过的公司客户为自己开证明。如果客户是公民,则需作为证人出庭;如果是法人单位,则需要加盖单位公章的书面证明。.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195人已浏览
31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