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审判员独任审理,普通程序一般由3人组成合议庭; 2、简易程序庭审流程简单,无需严格按照民诉法规定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的顺序进行,普通程序则...
仲裁中的简易程序是仲裁普通程序的一种简化。 我国仲裁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简易程序,但仲裁所具有的快捷性、灵活性和经济性的特点,仲裁所体现出的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是:1、启动条件不同。仲裁的前提是当事人双方达成仲裁协议,表明自愿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关。民事诉讼无需双方协商,一方诉讼符合法定条件法院受理。如果你选择仲裁,你就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2、机构不同。仲裁委员会是民间裁决机构,其监督机构是中国仲裁协会,其仲裁人员多为律师和政府机构人员打工的法院是国家司法审判机构。3、当事人的权利不同。仲裁是当事人有权选择仲裁员。民事诉讼的审判员由人民法院决定。4、程序不同。仲裁实行终局制。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该仲裁裁决。民事诉讼是二审的终审制度,二审判决是有效的判决,当事人必须自觉履行。5、收费不同。仲裁费没有规定可以减交.缓交.免交,法院的受理费相比仲裁费用要低,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缓交.免交.减交。具体地讲,诉讼,是司法机关和案件当事人在其他诉讼参与人的配合下为解决案件依法定诉讼程序所进行的全部活动。而仲裁则是双方就他们之间的纠纷,约请没有直接利害关系并具有一定权威的第三者来居中公断。
共同点是:1、处理争议的主体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设立的专业机构,即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2、仲裁和诉讼都要走一定程序。3、仲裁和诉讼中的某些规则和制度是相一致的。例如,两者都包括保全措施、调停、回避和时效等制度。4、仲裁裁决与诉讼判决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双方当事人必须全面履行,任何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仲裁合议庭程序是这样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 1、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劳动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要求其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职工一方在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用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 2、仲裁庭开庭裁决,应当在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开庭审理时,听取申请人的申请和被申请人的答辩,由仲裁庭进行当庭调查、主持辩论,征询双方当事人的最后意见,并再行调解。双方未达成协议或不愿接受调解的,经仲裁庭合议作出裁决,并制作仲裁裁决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执行的,对方当事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应当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的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处理集体劳动争议,应当自组成仲裁庭之日起十五日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可延长十五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82人已浏览
439人已浏览
4,810人已浏览
6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