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作为犯罪既可能是故意犯罪也可能是过失犯罪,不作为犯罪是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
过失犯罪是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的,各人应对本人的过失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所称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承认有过失共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不存在。根据《刑法》的规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即两人以上由于过失行为,造成同一危害结果的,不以共同犯罪定罪处罚。 2、因为在过失犯罪的场合,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希望,也不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当然不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也就不属于共同犯罪。
刑法上的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主观上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大意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应当预见是指法律对行为人实施某种有意识行为时在主观认识上的要求。根据一般人的能力、社会经验和行为时的客观条件,行为人能够预见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只是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后果,他就应对此结果负法律责任。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已经预见,但却轻信能够避免这种结果的发生。由于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进而产生了避免这种结果发生的责任。因此行为人应对自己因主观上的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后果负刑事责任。犯罪过失也是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的统一,认识因素包括应当预见和已经预见两种情形,而犯罪过失的意志因素总的来讲,行为人对最终发生的危害后果都持否定态度,这是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区别的关键所在。过失犯罪均以发生一定的危害结果为必要条件,反之则不构成犯罪,因此过失犯罪只有构成与不构成之分,不存在既遂与未遂的问题。刑法明确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表明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例外。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犯罪,因而刑法规定对过失犯罪的法定刑较对故意犯罪的法定刑轻得多。
过失犯罪是不存在未遂的情况的,根据司法实践可以知道,犯罪未遂一般是民事主体,是带着极强的目的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犯罪后果,而过失犯罪并不存在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况,故此任何过失犯罪的主体,也就并不存在犯罪未遂的情况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663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