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认定也好,工伤等级鉴定也好,归根结底是要进行工伤待遇赔偿,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不受侵害。 对于申请工伤待遇赔偿从期限上来看可...
一、申请工伤认定期限 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认定也好,工伤等级鉴定也好,归根结底是要进行工伤待遇赔偿,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不受侵害。 对于申请工伤待遇赔偿从期限上来看可以分两种。 一种是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这里需要注意的期限与工伤认定一样,即用人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用人单位在依法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的,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因此,需提醒参保的用人单位切莫小视工伤认定30日的期限。 另一种是参加工伤保险的赔偿。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支付工伤待遇劳动争议而引起的纠纷,其申请仲裁的期限期间为一年,该仲裁期限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工伤有停工留薪期,期限一般按医疗和医疗机构建议的休息时间计算。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按原工资支付工资。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确定因地而异,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1。根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的书面证明,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当地劳动部门《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分类目录确定,一年以上有争议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2、根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的书面证明,由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3、根据治疗工伤医疗机构的书面证明,一年以上有争议的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停工留薪期有异议的,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确认。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的,需要延长的,可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延长,最长可以延长12个月。停工留薪期间,用人单位按原工资支付工资。原工资是指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当职工发生事故受到伤害后,作为用人单位也好,受伤职工也好,除了积极治疗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这是受伤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保障的前提。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申报工伤的手续。如果超过期限,就很难认定了。对于申请工伤的期限,我国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在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5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