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可以视同工伤。职工因为突发疾病可以视同工伤的,只有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以及经抢救无效在48小时之内死亡的,其他情形不可以视同工...
单纯的脑溢血不属于工伤,如果脑溢血摔倒的伤,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过劳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十几个研究学科,对于“过劳死”的认定判断标准、医学诊断标准的相关研究也还在起步阶段,认定“过劳死”存在一定的技术障碍。其次,我国尚未明确规定“过劳死”,法律类似规定也存在一定的模糊不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视同工伤”。这一规定看似给“过劳死”被纳入工伤的范畴提供了便利,实际上“视同工伤”的认定有着严格的时间和地点限制,很多“过劳死”案例都是因为长时间地过度劳累患上其他疾病,并通常治疗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生死亡后果,很难被“视同工伤”。诸多因素使得劳动者家属在实际操作起来的时候难以得到法律救济。在国际上,美国企业为员工减压制定弹性工作制度,欧盟各成员国制定了《健康与安全工作法》等法规,规定公司要向员工提供健康保障及心理支持等。日本实行事后管治制度,在立法中明确规定如果疲劳过度以及疲劳过度导致自杀被认定为劳动灾害(简称“劳灾”,相当于我国的工伤),可以提起劳灾保险申请,从而能够享受到疗养补偿、损害补偿、遗属补偿等。日本新的“过劳死”认定标准,对死亡前的工作状况的调查时间从一个星期调整为半年,以便掌握“疲劳积蓄度”,新标准还规定了企业保障劳动者安全的义务。而在我国台湾,则主张追究违规雇主的刑事责任,提高对违规企业的处罚。
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属于因工死亡,除此之外,不是工伤。
对于劳动者,处理工伤应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要求用人单位垫付医疗费,进行治疗。注意尽量不要自己垫付医疗费,否则以后处理工伤,无论是协商解决还是打官司都非常的被动;第二步,收集劳动关系的相关证明,这一点相当关键。劳动关系证明材料是申请的必备材料,没有劳动关系证明,将无法启动下一步的认定程序;没有劳动关系证明,不要轻易启动工伤认定程序,否则也可能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第三步,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进行的行政确认,是处理工伤最为重要的一步。如果单位认可是工伤,劳动者可以建议用人单位去申请工伤认定。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只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权力作出工伤认定,不要盲目相信企业认可工伤的承诺(注:极少数地区规定,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认可为工伤的,可以按工伤处理。)第二、自发生工伤事故或确诊,最晚不要超过一年的时间去申请工伤认定。第四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也就是对工伤受伤程度进行伤残评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第五步,申请,索赔工伤待遇。根据鉴定的以及《》的规定,可以确定工伤赔偿的项目和工伤赔偿标准,可以与用人单位先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履行地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408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4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