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生育二胎需要符合一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之后即为计划内生育。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删除了“晚婚晚育”字眼,这意味着晚婚假的取消。那么取消晚婚晚育之后,我国女职工的产假为多少天?二胎有产假吗?下文为大家详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跟一胎是一样的。国家规定产假天数具体如下: 1、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难产,增加产假15天; 3、生育多胞胎,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 5、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6、晚育产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明确规定: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开放“单独二胎”政策的酝酿,曾在2011年接近成熟。当年5月,国家人口计生委下辖的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提交《关于〈完善单独政策初步测算报告〉的报告》。同年7月在乌鲁木齐召开的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半年工作暨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形成共识:在自愿原则下,可选择一些试点省份进行“单独二胎”试点。 广东、上海等省市也曾表态,希望首先在各自的省市进行试点。 而此次的全面放开二胎,也意味着此前“双独二胎”“单独二胎”
生育二胎需要符合一定的实体和程序要件,依法取得再生育证明之后即为计划内生育。除计划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外,无论第几胎,只要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均可依法享受相应的产假等福利待遇。所以,生二胎有产假,二胎生育产假是有法律规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3人已浏览
565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