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不同,具体是适用《民法典》,而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和《劳动法》。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
1、用人单位将某项工程发包给某个人员或某几个人员,或者将某项临时性或一次性工作交给某个人或某几个人,双方订立劳务合同,形成劳务关系。这类从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法律明确了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劳动合同法》第62条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主要包括用工单位应当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在岗被派 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应当按照劳务派遣协议 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不得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2、规定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为了防止雇佣者规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雇佣者在真正满足社会化分工需求时采用劳务派遣形式雇佣,与规范的劳务派遣公司合作,敦促劳务派遣公司依法履行义务,《劳动合同法》规定,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雇佣者和劳务派遣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一连带责任的规定大大提高了企业采用劳务派遣劳动者的风险,劳务派遣劳动者的方式分散了法律风险的作用。
1、劳动力派遣合同涉及两个法律关系,即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与劳动合同关系。 对内而言,派遣单位与劳动者(本单位职工)有劳动合同关系。对外而言,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有劳动力派遣合同关系。劳动力派遣合同的履行把三方形成的劳动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结合在一起。 2、由于这两种法律关系产生的纠纷性质不同,处理争议的程序、适用的法律以及时效也各不相同。在审判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对待。劳动者依据劳动关系起诉派遣单位、接受单位的案件为劳动争议案件,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依据劳动力派遣合同起诉的案件为普通民商案件。对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和接受单位之间的劳动争议,应通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适用劳动法规定的60天仲裁时效,进入诉讼阶段,由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并且审查仲裁程序和实体处理是否合法,依法做出裁决。 3、对于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因劳动力派遣合同纠纷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然后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在实体上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依法做出裁决。
具体情形: 1)双方自始没有签订过书面的劳动合同 2)双方曾经签订过书面的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续签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仍然在该单位工作。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2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47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