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属于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通过欺诈行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并生效,但因意思表示不真实,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其自始不发生效力的民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有四种: (一)是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二)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 (三)因欺诈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四)因胁迫而订立的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有以下这些: 1、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1、重大误解;这是指因认识错误实施的行为。基于错误认识的行为,行为人的表意虽然是自愿的,但却是违背本意的,所以该行为属于得撤销行为。重大误解,在主观上是属于过失,如果是基于故意,那就构成欺诈了。 2、显失公平;显失公平行为是指民事行为效果明显违背公平原则的行为。对于民事行为达到何种程度算显失公平,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 3、乘人之危;一方当事人乘对方处于危难之机,为牟取不正当利益,迫使对方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严重损害对方利益的,可以认定为乘人之危。根据合同法规定,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须是不损害国家利益时,才构成可撤销行为,否则为无效民事行为。 4、欺诈、胁迫;欺诈、胁迫的要件,前文已述。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的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胁迫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5人已浏览
715人已浏览
522人已浏览
3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